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体育 > 综合

现场梦幻夺冠,刘诗雯还想探寻女运动员职业生涯的终点

2025-11-15 20:20:23
来源:澎湃新闻


混采区的刘诗雯,总是咯咯地笑。

即便要接受央视、持权转播商、官方通讯社、非持权转播商、平面媒体等若干个采访,听到问题的刘诗雯,眼睛总会不自觉地弯起来。

当澎湃新闻记者将“为何总是面带笑容”的问题抛给刘诗雯,她又笑了起来:“我觉得能够进入赛场、参加比赛、再到赛后和大家交流,对我来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,我很珍惜这个时刻,所以很开心。”

最终,这抹笑容持续到了最后。北京时间11月14日,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混双决赛,林高远/刘诗雯4比2战胜陈垣宇/蒯曼,夺得一枚混双金牌。

赛后发布会,纵使媒体的问题似有似无地提到了年龄,但刘诗雯却将重点都放在热爱上。她说:“我在赛前承诺享受赛场,拼尽全力,这次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超越比赛胜负的心态,享受赛场的每一分。”


“诗与远方”,梦幻收官

四年前的陕西全运会,刘诗雯曾表示,那是她最后一届全运会。

四年后,当记者再次抛出“最后一届”的话题时,刘诗雯咯咯地笑出了声:“对不住大家了。”

显然,刘诗雯也没想过,自己会时隔四年再次站在全运会的赛场。

陕西全运会,没能摘下历史首枚混双奥运金牌的她和许昕,身上很容易裹着一层淡淡的伤感。比如当记者提到东京奥运会时,刘诗雯和许昕都说出过“失败”这个字眼。

但在“地表最难”的全运会赛场,“昕雯联播”近乎无解,先是首秀18分钟横扫晋级,随后29分钟淘汰对手,半决赛则用28分钟淘汰林高远/黄頴琦,直到全运会决赛对阵王曼昱/曹巍,二人才丢掉了全运会唯一的一局。

来到澳门,刘诗雯的晋级之路一次难过一次。3比0横扫姚钧涛/吴咏琳,4比1战胜赵钊彦/孙铭阳,4比3逆转袁励岑/王艺迪,“诗与远方”才闯入决赛。赛后,就连广东队主教练张超都感慨:“技术上确实被人压制,打不过,太下风了。能有一线生机,只能说他们在精神属性上打满分。”

决赛依旧如此,前两局0比2落后,让林高远“复刻”了马龙奥运会回更衣室换球衣的举动,而刘诗雯则是在比赛间隙,反复模拟着上一个回球的技术动作。

正是过程赢得艰难,才让拿到冠军的刘诗雯,把赛后发布会第一句话框在了“梦幻”二字上,“今天能够赢下冠军挺梦幻的,比赛之前真的不敢想能出现在大湾区全运会的赛场,不敢想能拿到冠军。”


是热爱,是探寻

竞技体育,最简单的快乐是赢球。

就像“为何总是面带笑容”的问题刚刚提出,林高远一旁插话,“赢球肯定快乐。”但对刘诗雯来说,乒乓球的快乐不只是胜负。

事实上,过去几年刘诗雯在公共场合露面时,身份大多都并非球员。

2022年当选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,刘诗雯穿着正装;2024年担任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开场嘉宾,刘诗雯也是正装;甚至2024年中美“乒乓外交”53周年纪念活动,在球台挥拍打球的刘诗雯和马龙,依旧是正装。

这些,显然要比竞技体育更为轻松,但刘诗雯还是愿意吃运动员的苦。

自今年3月起重新投入高强度训练,刘诗雯又回到二沙基地备战,每周需要进行3至4次康复训练,辅以3至4次体能训练,还有定期的恢复治疗。

接受《广州日报》专访时,刘诗雯说这些训练“有时候累得第二天根本起不来”,平时也几乎不碰奶茶和咖啡,最多喝个椰子水。就连每次比赛,刘诗雯右手都打着厚厚的肌贴,她说年纪上来了,要保护一下。

为何如此,刘诗雯发布会上给出的答案是:“在我之前,没有哪个主力女运动员退出国家队后,还一直坚持的。我非常热爱打球,我想看看女运动员运动生涯的终点在哪里,即使从国家队下来,还能找到自己的赛场和价值,这是自己想探寻的。”

四年前,媒体反复问着刘诗雯关于未来的话题,她的回答是“还没想完全放下球拍”,四年后,没有媒体提类似的话题,仿佛答案都心知肚明。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